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劉宇昕青島報道
從2012年1月12日到2022年1月12日,穿行于嶗山深處的621路公交車已開通運行了10余年。
寒來暑往,風雨兼程。10年來,這條被村民們贊譽為“開到村民心坎”的山區公交,承載著村民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與夢想,為助推鄉村振興注入了蓬勃的城運力量。
嶗山南九水片區唯一公交線路
多年前,嶗山山區丘陵地勢造成的路窄、坡陡、彎急等安全問題,影響了公交線路的開通。往前追溯,早在1907年,嶗山南九水片區曾有一條公交線路,但后來因道路通行狀況等原因而中斷。由于“最后一公里”的交通不便,當地村民的正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上學、辦事、購物、就醫等需求經常得不到滿足,解決“出行難”的呼聲尤為迫切。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努力滿足更多乘客的出行需求一直是交運溫馨巴士的服務目標。2012年1月12日,為解決這一片區居民的出行難,經過多次實地調研,621路線路開通,成為南九水片區僅有的一條進山公交。這條線路從汽車東站發往竹窩社區,全程41公里,設置34個車站,沿線覆蓋村莊11個,并串聯起漢和小學、嶗山五中、青島二中、青島科技大學、嶗山三中、嶗山實驗小學等多所學校,通過與其他線路換乘,山區村民可以便捷通達主城區,很好地滿足上學、就醫、購物等各種出行需求。
讓村民與城里人享受一樣的溫馨服務
公交車開進了村,村民有了直通車。但對溫馨巴士而言,這只是服務的起點。不僅讓村民有車坐,還要讓村民享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溫馨巴士服務與品質,這是溫馨巴士更為高遠的目標。
在621路車內,不少座位旁邊都有一個行李帶。這個行李帶背后是溫馨巴士用心用情為村民服務的故事。支權從開通之日一直擔任621路駕駛員。日常運營過程中,他注意到,山區里有經過深層花崗巖層層過濾口感清冽甘甜的礦泉水,因此總會有自帶水桶的乘客坐車進山接水。也經常有村民拖著買菜的小車到山下購物。
“雖然我們平時特別注意減速慢行和禮讓,但遇到轉彎和爬坡的情況,仍然無法避免水桶中的水溢出或者小拖車傾倒等狀況。水桶、小拖車在公交起步、停車的慣性移動下在車廂內亂跑的情況時有發生,一時照管不到位容易傷害到自己和其他乘客。”支權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大家經過集思廣益,決定在座位旁增設一個行李帶,這個小物件可以固定水桶、小拖車,操作簡單且安全性強,不僅方便乘客固定物品,還很好地保障了行車安全。
“這個行李帶太人性化了,俺把這個水桶往邊上一捆,也不怕給你們哆哆嗦嗦灑一車了,更不用擔心桶倒了碰著別人!”經常乘車到山上打水的村民張大爺說。
讓村民暖心的服務細節,遠不止于此。這些年來,621路車廂里的溫馨服務不斷升級。冬天來臨,暖寶寶和愛心坐墊會及時出現,讓人一上車就暖意融融;雨天出行忘帶雨傘也不用擔心,愛心傘可以免費領。2020年以來,車上及時新增了免洗消毒洗手液和應急口罩,為乘客疫情防控再增防線……這些細微的服務如春風化雨,滋潤溫暖著村民的心。
為村民“代購”服務向車廂外延伸
公交車開進家門口,拓寬了村民的生活半徑,為村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621路途經的竹窩村,很多老人因為交通閉塞多年來一直沒有走出大山。621路開通后,老人們出了山,看到了大山外面的世界。
“車廂就像溫暖的家,司機就像是自己的親兒子。”每逢新年,年過八旬的竹窩村退休教師鳳鳴大爺都會手寫感謝信,送到興達分公司深圳路場站,表達對621路公交的感謝之情。他說,村里很多比他年紀還大的老人都很喜歡坐著621路去市里逛逛。讓他們感動的是,雖然他們年紀大了腿腳不便行動緩慢,但駕駛員從來沒有嫌棄他們,總是耐心地等著他們上車,還會上前攙扶并叮囑他們坐好。逢節趕集,總會幫他們把東西搬上車。偶爾碰到上車困難的老人,他們甚至還親自將老人們抱上車,這一切村民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疫情發生以來,村民們外出頻次減少。考慮到村民們的生活需求,621路線又為村民們特別是年紀較大的老人,當起了義務“代購”和免費“郵差”。駕駛員周公濤說:“我們天天跑這條線,幫助村民“代購”,不僅可以省去他們出行的時間,還能減少疫情感染風險。”
“你們不光開到了山里,你們的駕駛員師傅們還走進了我們每位村民的心里!”提起621路,竹窩村婦女主任陳大姨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