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葉孜文通訊員穗團宣5月25日,一場生動且勵志的戲劇活動正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火熱開展。本次展演的是以五四運動為背景創作的紅色原創劇目《朝夕》,場下的青年不僅承擔了觀眾的角色,還不時被邀請到舞臺上與演員們共同演出,參與感十足。

作為“5·25”青年心理健康日系列活動之一,這場精彩的戲劇活動正是廣州市青年文化宮有戲青年“劇”樂部向廣大青年朋友獻上的一份“正能量”禮物。

演出原創紅色劇目致敬五四精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本次讀演的劇目《朝夕》為西北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在讀學生權宇璐原創,以五四運動為創作背景,“希望通過戲劇的手段,更好地在青年群體中引起共鳴,帶領青年觀眾在劇本圍讀和角色扮演中沉浸式學習五四精神,與青年一起致敬這段崢嶸歲月。”有戲青年“劇”樂部嘉賓導師鄧曉君、譚梓琦表示。

市青宮戲劇嘉賓導師帶領40位參與青年圍繞致敬五四精神的原創話劇作品《朝夕》展開劇本讀演活動。通訊員供圖

據悉,有戲青年“劇”樂部自2021年5月成立以來,以“戲劇+心理”為內核,整合嘉賓導師、心理咨詢師和社會工作師“三師”團隊力量賦能青年成長,不斷探索貼近青年,做好青年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新路徑。截至2024年5月,有戲青年“劇”樂部聯動西瓜劇場、青林劇社、HOPE學堂、Workface劇場(廣州)、同聲同戲劇團等劇團嘉賓導師共計舉辦“原創劇目匯報演出”“心理主題工作坊”等線上線下活動共計43場,累計吸引超過5300人次青年在線觀看以及到場參與。

“戲劇+青年”激發青年發揮自我潛能

在開展有戲青年“劇”樂部活動的過程中,嘉賓導師和參與青年在雙向奔赴中收獲了正向成長。獨立戲劇人杜淑玲就是典型的例子。杜淑玲自2022年起一直活躍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有戲青年“劇”樂部公益服務項目,與市青年宮的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一起打磨出《成長的禮物》《一張舊照片》《填不滿的黑洞》《一人一個夢想》等原創心理劇目。在創作的過程中,杜淑玲意識到青年群體更加看重自己對劇本的參與度以及與角色產生的內在連接,而最后的舞臺呈現,其實都是他們在“接納”后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表達。

高校在讀學生參與市青宮有戲青年“劇”樂部戲劇減壓工作坊活動。通訊員供圖

今年3月以來,有戲青年“劇”樂部結合心理學中的“本我”主題開展工作坊,將近70%的參與青年表示在活動中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同時,有超過70%的參與青年表示在與他人的溝通中得到成長。“在戲劇活動中,青年在演繹角色的同時也是在探索自己的內心。這種‘虛實之間’的狀態,既可以讓青年在舞臺上展現自我,也為青年提供了保護距離,讓他們能更深入的挖掘自己的內心世界,得到釋放和撫慰。”杜淑玲表示。

有戲青年“劇”樂部在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發揮著“教育戲劇+心理療愈”功能,促進青年加深自我認識、激發自我潛能,有效提升青年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我希望通過市青年宮這個平臺能繼續挖掘出更多的青年成長故事,創作出更多觸動青年心聲、引發青年共鳴的優秀作品,讓更多的青年通過戲劇這個載體收獲更多正向的生活體驗,更好地迎接未來的生活。”杜淑玲說。

“5·25”青年心理健康日活動當天,市青年宮還圍繞高校戲劇相關社團學生骨干對個人成長、舞臺表演、戲劇創作等方面的需求開展主題工作坊和劇場面對面活動,嘉賓導師劉亞、張密與市青年宮的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通過“以教帶學、教學相長”的方式,進一步深化心理服務與教育戲劇和社會工作的融合發展。

“接下來,市青年宮將繼續拓展一批以青年為主的專業劇團、聚集一批具有原創能力的青年藝術工作者,通過聚焦青年心理健康發展現狀、提供青年心理健康發展社會支持服務來增進不同青年群體之間的交流,為青年在穗成長成才搭臺引線。”市青年宮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