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CITYWALK(城市漫步)”日漸熱門,成為了廣受歡迎的城市旅游新方式,隨著中國入境游熱度攀升,上海是很多來中國旅游的外國朋友選擇的入境第一站,外語導游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今天的《遇上更好的自己》系列報道,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在社交媒體上好評如潮,“90后”導游孫姝俐,看看她會如何帶著外國友人玩轉上海。

“接下來的四小時我將做你們的導游,行程會覆蓋大多數市中心主要景點,有大約七八成是你們希望在上海看到的事物。”一把小黃傘、薄荷藍色上衣,明艷的配色,一如入境游導游孫姝俐的性格底色:自信、開朗、有溫度。每次帶團,她會先花上15分鐘的時間來“破冰”,用她的話說,場子熱起來,同行更有趣。

這回,透視記者也混入Dinna的團,準備跟著老外朋友一起游上海。

“這個公園有一個綽號‘老年人的公園’,倒不是因為公園年代久遠,而是公園里的市民多是老年人,如果碰巧是在周末,你們還能有幸在相親角見證最激動人心、最不可思議的婚介市場。”

從人民廣場,一路漫步至外灘,孫姝俐會用"ChinatowninChina(中國的“唐人街”)"來介紹豫園,用“打蛋器”來形容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沒有初見時的陌生感,不同國家、不同年齡的旅客,都能被她“接地氣”的語言逗得開懷大笑。一位英國旅客稱:“Dinna(孫姝俐)的知識面很廣,很熱情地向我們展示上海,遇到她我很開心。”

不過,向老外熟練推介上海的孫姝俐,倒并非是上海本地姑娘。“90后”的她出生于山東,2015年從“硬核”工科汽車工程專業畢業后,孫姝俐決定離開老家,將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定在了上海。兩年后,抱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她又毅然放棄了既定的生活模式,獨自踏上了一年的南美環游,這也改變了她未來的職業規劃。“去接觸國際、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也很了解他們怎么想、他們怎么玩,就我也嘗試和他們用一樣的玩法,所以包括說現在回來之后,我換一個身份去接待他們,我也很懂我怎么樣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設計行程。”

回國后,孫姝俐自然而然的在上海做起了入境游的導游,用她的話說,莫名就踩到了一個“風口”上。“17、18年那會兒Citywalk這個概念在國內也沒有起來,我做了兩年了,突然就發現這個東西怎么變火了,然后有很多朋友來說,這不是你在做的嗎。”

敢想敢做,孫姝俐索性創立了個人入境游品牌,一做就是6年,雖然中間曾因疫情短暫中斷,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現在,在多個海外旅行網站上,她帶隊的入境游都斬獲了“5.0分”的滿分評分。“Dinna知道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歷史,幫助我們從歐洲人的視角去理解這里的思維方式,每次遇到我不懂的地方,她都會熱情地向我解釋,這太棒了。”一位西班牙旅客說道。

而隨著入境144小時政策讓“入境游”持續火熱,孫姝俐也在抓緊研究起了新線路。最近的空閑時間,她常常在圖書館泡著,梳理上海的歷史文化脈絡,豐富講解內容,她坦言:“游客會真的很細地問你說這個樓是多少層,當年建的時候好在哪里,你對城市的了解、整個知識儲備真的是永無止境、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激勵,我了解得越多,我就會更有自信,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也會更深,然后我也會有更多的情感、更多的故事能夠分享出來。”

孫姝俐說,她已經把上海當作第二故鄉,希望未來能繼續向更多外國朋友展示上海,讓更多人和她一樣了解上海,從而愛上上海。“上海是一個永遠不缺驚喜的城市,它永遠會有一些新的變化,其實還是很感謝上海這個城市,能讓我有機會每天接觸到這么多來自全世界各地不同類型的人,很幸運能夠在這樣的一個城市以這樣的一個導游的身份,向全世界去展示這座美麗的我熱愛的城市。”

如孫姝俐所說,在上海沒有什么不可能,這座滿是機會成就夢想的城市,給予了她滿滿的獲得感,讓她愛上了這座城,也愿意向更多海外朋友,推薦她眼里的上海,吸引更多人愿意選擇上海,成為他們來到中國游玩的入境旅游第一站。

看看新聞記者:劉奕寧

編輯:尤穎慧

攝像:孫明

責編:李吟濤